和写作有关。。。

关于写作的文章收录,大部分文章来源于译言网,非本人文章。

黑利的创作方法

黑利Arthur Hailey(1920-2005)


  世界最知名的畅销书作家之一,阿瑟·黑利擅长把日常的故事写成引人入胜的惊悚小说。他常以金融业竞争、饭店经营这样的行业故事为背景,小说的主人公多是经理人、医生这样的职业人士。
  他的第一部小说《最后诊断》出版于1959年,讲述医生误诊致婴儿死亡的事件。之后他频出杰作,如《大饭店》(1965年)、《航空港》(1968年)、《汽车城》(1971)和《烈药》(1975年),他最后的一部作品是出版于1997年的《侦探》。
  (以上资料来自百度百科)
  
  
  黑利的妻子写过一本《我嫁给了畅销书作家》,其中介绍了黑利的创作方法。以下内容就是从书中摘录的,文字稍有出入。如有引用,请以原文为准。
  
  
  【书 名】我嫁给了畅销书作家(I Married A Best Seller)
  【作 者】(加)希拉·黑利(Hailey,S.)著 何亚非, 徐渊译
  【形态项】366页; 19cm;平装
  【出版项】上海译文出版社, 1985.11 第1版1印
  【统一书号】13188.629
  【原书定价】1.65元
  
  
  第八章:畅销小说是怎样创作出来的
  
  阿瑟写一部小说要花三年的心血。他沉思良久才写上几个字。每天虽只限定写600字,但要完成这个定额大概需要6小时。
  
  有人说保证能写出畅销书来,那是根本没有的事。即使是一个作家接连写了几本成功的作品,也难保下一本必定受读者欢迎。
  我觉得,黑利的小说之所以畅销,有三个原因。首先,阿瑟讲故事的本领出类拔萃。其次,他善于把辛辛苦苦调查研究得来的结果糅合到故事里去,使读者能够深切了解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些机构和技术。第三,他从拟定写作计划起就能估计到,小说出版时——将近四年之后——他选择的主题将变得热门起来。
  
  因此,阿瑟把选择小说题材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。最理想的选题当然应该既富于吸引力、含义复杂,而且又值得大书特书。另外,他对选择的也要有浓厚的兴趣,这样才能在漫长的创作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热情。
  
  小说里无论采取了哪些资料或者调查结果(经历,哲理,看法或者主张),都经过了改头换面,做了艺术加工。
  
  他的调查笔记都按内容分门别类,存档的方式一丝不苟,特别讲究,因为他可能几年之后才查阅这些资料。
  
  写文章时,他总要把所有的事实都弄准确,丝毫不能有差错。有时一些细枝末节对主要故事根本无足轻重,他也从不凭自己的推想,而是希望把事实弄清楚才落笔。如果要写一句话描述如何安装厨房洗涤槽下的U型弯管,他便去请教管子工。他的理由是,假如管子工读了这段话觉得不是那么回事,那么,他对这篇小说里其余部分的情况也会产生怀疑。
  
  调查研究完成后,那就完全凭他的想象力发挥了。塑造人物,设想各种过程和构思情节,整个过程都靠他独自冥思苦想,竭尽全力一步一步地走完。
  
  他拟写的小说概要,按单行间隔打字,就有四五十页。另外还有两三份附录,专门说明某种哲理或列述技术数据。每份草稿都由我和双日出版社的编辑布雷德伯里先看一遍,然后加以评论。每人都指出一些不足之处。有人可能对小说中形象不鲜明的人物提出质疑,有的则建议某一部分的故事情节可以再加强一点,等等。
  
  编辑还有一个职能,实际上他是作者在出版公司的代表,作者在图书设计、出版、宣传、广告和销售事务中的利益都由他照料关心。
  
  一份小说大纲反反复复写四五次是常有的事。他每次改写,不只是做些小修小补,而是随着新的设想和故事的发展,不断地突飞猛进。这就好比是为一次漫长的旅行绘制路线图。踏上征途之后,他可能决定绕道而行。但是,他仍然需要这幅图指引,才不致迷失方向。
  
  他为书中的每个主要角色写一篇简介,其中包括人物的外貌形态,家庭背景、文化程度,人生哲学,性格特点等。这些人物将与黑利相处很长时间,因而他力图从一开始就对他们有深切了解。
  
  黑利先写出手稿,每写完一段,就转身在IBM打字机上把这段文字打成整整齐齐的稿子。随后,他在打字稿上做修改:斟酌一个短语、换用一个新词、删除多余的描述,或者琢磨如何改进别扭的词句。每修改一遍,他就重新打一次,有时多达十几次,一直到他自己满意为止。
  
  黑利写小说虽然事先都拟出详细提纲,但在创作过程中,故事情节必然会发生一些儿变化。有时候他会想到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描述某一个细节,效果要比原先设想的更好。有时,一个次要的角色会渐渐发展成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。
  
  为了把《莫用致命药物》一剧改成小说,他另又做了调查研究。观察截肢、心脏等外科手术,听放射学家、病理学家和麻醉师的讲座,同护士、住院医师、医院院长交谈。
  
  
  
  第十七章:书籍畅销的奥秘
  
  黑利着手在写以国际机场为背景的小说时,从《凌空翱翔》一诗中摘录“阴沉的大地上空”作为书名。黑利爱之如宝,别人都反对。出版商说:“题目这么阴沉,书怎么能卖得出去呢?”
  
  书名固然要紧,但不能决定一切。一本书如果题目不理想,但只要内容精彩,仍能畅销。比如说,谁能想到《海鹞太迟了吗?》这样的小说居然能畅销?
  
  《钱商》出版后,黑利夫妇参加过一个餐会。下面是《旧金山纪事报》一个记者的报道:
  
  黑利最近出版的《钱商》是以银行和银行家为题材的小说,刚出版就成为畅销书。他身上带着几分钟前加利福尼亚加拿大银行馈赠的一本书,封面是用红色真皮装订的,上面烫金印着“我所了解的银行业”,作者:阿瑟·黑利。里边是300页的白纸。“确实的,”黑利一边呷着古姿特拉敏饮料,一边夸口说,“在我的书中,谁也未能找到一个技术性错误。银行家们个个都说完全精确,无可挑剔。” 

(来源网络。作者请联系我。我给您在文前署上名字。)


这本书的下载地址: https://pan.baidu.com/share/link?shareid=1174104103&uk=1496582774&fid=427932062

评论